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
低調卻不失格調、雙風扇設計風格導入,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3070 Twin Edge開箱實測
以499鎂的價格切入市場的NVIDIA RTX 3070系列可以說是這次RTX 30系列當中的價格利器,同屬最新的RTX 30系列成員,但售價相對性來說,顯然較上頭的兩位大哥要更親民一些,隨著官方在日前首波發布之後,各協力廠商也都紛紛開始推出自家版本,ZOTAC身為NVIDIA陣營的一員,當然第一時間也推出了2款版本來對應,小編也入手了其中的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3070 Twin Edge這一版,就跟著小編視角,來看看這款版本的諸多特色吧! ZOTAC的顯示卡版本在玩家當中算是具有不錯口碑的一個品牌,在設計上也較走務實風格,各版本也都各自有其推出的定位,除了RTX 3080、3090的幾款具備特色風格的版本外,在RTX 3070系列當中就是以Twin Edge為主打,2款版本的差異也僅是有無OC之別而已(OC版Boost頻率為1755MHz、標準版為1725MHz),這次入手的是標準版,採用的雙風扇設計讓整體的尺寸變小、更適合搭配多款較小巧的機殼,黑色系調性顯然內斂許多。 先來看開箱吧!維持一貫色彩鮮明的彩盒風格,一打開的第一眼還是閃亮亮的信仰貼紙呢!這片RTX 3070 Twin Edge的入眼印象大概就是雙風扇、短卡身,配上2槽厚度,的確相當適合有小空間需求的玩家來入手。 別以為雙風扇就會散熱不佳?ZOTAC在這款Twin Edge上頭做了許多的散熱考量,透過升級改進的IceStorm 2.0冷卻系統,全面極速強化了整體的散熱性能,除了內部的散熱組件採用5根熱導管設計的方式與加長加大且幾乎佈滿顯卡每個角落的大散熱鰭片可用以提升散熱效能外,背面的金屬背板也有協助散熱之效,而正面的雙風扇更是採用了新型11葉片設計,比起上一代可以增加10%氣流,RTX 3070 Twin Edge的散熱性能可不是蓋的! 另外,在ZOTAC GAMING FireStorm系統中,玩家可以利用Active Fan Control智能風扇功能來調控風扇的獨立運轉速度,或設定風扇在特定溫度下增強風力,以符合不同模式下的使用需求,真的是體積小、卻功能強大。 這款RTX 3070 Twin Edge仍然有設計燈效,從頂部可以看到前段的ZOTAC GAMING字樣是內建有白色LED發光燈效,低調風格與內斂的特性也一樣展現無遺。 輸出埠的部分則是提供了玩家DisplayPort 1.4a x3以極HDMI 2.1 x1的支援,最高可支援輸出達7680x4320@60Hz,多螢幕支援的部分最高可同時輸出4組;功耗的部分,Twin Edge僅需220W,採用雙8-Pin外接PCIe 12V電源接頭設計,包裝盒內也附有2組的轉接線可供利用。 基於最新NVIDIA Ampere架構的RTX 3070 Twin Edge當然可以預期的知道在效能上的表現應該是極為出色,除了搭配雙風扇設計的特色外,同樣也能提供高效能的實際表現,小編也實際的透過實測來展示一下這款顯卡的優異效能,測試平台列表如下: ■處理器:Intel Core i9-10900KF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I Formula (Z490) ■記憶體:G-Skill幻光戟DDR4-3600 8GB*2=16GB ■SSD:Corsair MP600 PCIe 4.0 M.2 SSD 2TB ■電源供應器:Mistel 850W ■OS:Windows 10 build 2004 ■VGA Driver:v456.96 除了從GPU-Z的偵測資訊中可以看到這款顯卡的各項訊息外(Boost 1725MHz),這裡小編也透過3DMark以及《刺客教條:奧德賽》、《火線獵殺:絕境》、《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戰爭機器:戰術小隊》、《地平線 期待黎明》等遊戲來驗證實際效能,另外當然也要試一下有關光追部分的表現,透過3DMark的Port Royal以及《光明記憶:無限》這款遊戲的表現來看看是否也是火力強大。 從下面的數據列表上可以看到3DMark的Time Spy與Fire Strike系列的測試數據表現其實相當不錯,超過13,000分的Time Spy成績與幾乎27,000分的Fire Strike分數,也實證了這款版本的效能的確很棒,另外,在遊戲部分的表現也可以看到在這5款遊戲上的實測得到驗證,成績表現都十分不錯! 至於光追的部分,透過3DMark的Port Royal測試可以看到有超過8000分的成績,另外,透過《光明記憶:無限》這款支援光追的遊戲實測,2K解析度下仍有49 FPS的表現也還算OK! 除了3DMark與各項遊戲的測試外,小編也試了一下創作者方面的支援性,透過Premiere Pro與Photoshop Benchmark的實測來驗證一下這片RTX 3070的效能表現,從實際測試的得分中可以看到分別有733以及1049.4的成績,以創作者需求的角度來看,應該都足以擔負起高效表現的使用者需求。 雙風扇設計的RTX 3070 Twin Edge可以說除了能夠提供玩家無需考慮機殼空間大小就能適用的外型之外,內建的極致散熱性能表現也十分亮眼,配上新一代Ampere核心架構設計的特色,不論是對於玩家在遊戲上、創作者方面的需求都能夠應付自如,想體驗一下新的RTX 30系列的視覺饗宴嗎?不妨從入手這片ZOTAC GeForce RTX 3070 Twin Edge開始吧! 只能說ZOTAC真的很猛,剛開賣RTX 3070就直接提供免費升級至大哥RTX 3080的機會,只要在10/29~11/30這段期間內,購買ZOTAC RTX 3070全系列顯示卡就可以至官網登記註冊後並上傳完整購買發票/明細,就能夠參加免費升級抽獎囉! 《ZOTAC 無痛升級第二彈!購買 3070 顯卡,免費升級至 3080!》 ◎活動獎品: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3080 Trinity顯示卡x1名 想參加的朋友可不要錯過機會喔!詳情請查詢→ 廠商名稱:ZOTAC 廠商網址:https://www.zotac.com/tw/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風之力加持、神鷹駕臨,GIGABYTE RTX 3070 Eagle OC 8G入手實測
隨著NVIDIA正式解禁RTX 3070 FE公版卡之後,接下來當然就是各家AIC顯示卡即將紛紛出爐的時刻,在正式解禁的一開始,就先為大家送上來自GIGABYTE技嘉科技推出的GeForce RTX 3070 Eagle OC 8G這款版本的開箱實測,公版定價499美元的RTX 3070到底會有多香?就讓我們一起來瞧瞧吧! 身為御三家的一員,GIGABYTE在RTX 3070這款GPU上、也推出了多達5款版本供玩家選擇,包括:Master 8G、Gaming OC 8G、Vision OC 8G、Eagle OC 8G以及Eagle 8G,其中的VISION OC 8G為白色風扇版本,這次小編入手的則是Eagle OC 8G這一款。 那就來開箱吧! 從外觀上可以看到,這款版本隸屬於神鷹家族的Eagle系列,同樣具有十分出色的風格設計,第一入眼的部分就可以看到技嘉獨具的風之力散熱,Eagle OC 8G採用了3風扇設計,搭載的是3顆8公分的獨特刀鋒導流造型風扇,除了具備正逆轉功能與風扇停轉功能外,透過採用的4根直觸式高效導熱管與獨特的Screen cooling散熱技術,讓RTX 3070顯示卡的散熱效能大幅提升,不僅可以隨時確保顯卡工作的穩定低溫狀態,也能讓效能輸出維持穩定以及產品的耐用度提升。 除了風扇的特色外,在其他部分也有做了一些特別的設計,包括像是頂部後段也有崁入了Eagle的獨特燈效、鷹眼風格搭配RGB FUSION 2.0功能讓玩家可以輕鬆釋放電競魅力,而更顯低調內斂!封閉式尾端、但轉過去看背面則會發現獨家的SCREEN COOLING散熱設計,散熱效能大幅提升。 輸出端也提供了HDMI與Displayport接孔各2組,規格支援為HDMI 2.1與DP 1.4a,最大解析度可達7680x4320@60Hz,透過PCIe 4.0介面,可以提供玩家更高效能的遊戲表現。 有別於自家2位大哥RTX 3090與3080的大尺寸機身,RTX 3070 Eagle OC 8G僅佔2槽顯然瘦很多,另外,外接電源的部分也採用標準的8+6-Pin設計,現有玩家如果更換這片顯示卡的話,應該原本的電源供應器就有提供對應的PCIe 12V接頭,官方建議是採用650W以上的電供,對許多玩家來說應該既不用換機殼、也不用換PSU就能入手一試RTX 3070的爽快遊戲效能體驗了。 RTX 3070在規格面上除了採用的是全新的Ampere架構外,內建的第二代RT核心與第三代Tensor核心也讓效能具備足以輾壓前代RTX 20系列的強大實力,接下來,就來瞧瞧實際的表現是否如外觀一樣的亮眼吧!本次採用的平台配備如下: ■處理器:Intel Core i9-10900KF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I Formula (Z490) ■記憶體:G-Skill幻光戟DDR4-3600 8GB*2=16GB ■SSD:Corsair MP600 PCIe 4.0 M.2 SSD 2TB ■電源供應器:Mistel 850W ■OS:Windows 10 build 2004 ■VGA Driver:v456.96 先透過GPU-Z來驗明正身一下,GA104核心、8nm工藝製程、SubVendor為GIGABYTE、8GB GDDR6等等,可以先行參考相關資訊一下。接下來除了針對一般模式的實測外,遊戲方面的表現以及作為創作者支援的部分也一併測試了提供給大家參考,底下就透過實測截圖來看看這款RTX 3070 Eagle OC 8G的效能表現吧! 在3DMark下的表現,這款版本其實相當出色,先前站上在RTX 3070 FE公版解禁當下就有同步放上數據(),稍微對比一下就能發現到,同樣測試平台下,這款GIGABYTE RTX 3070 Eagle OC 8G的表現顯然亮眼許多,而且相較於運作時的溫度來說,比起FE公版、Eagle版本的確涼爽多了。 實測遊戲之前,簡單的透過創作者的Benchmark來試一下這片Eagle版RTX 3070的能耐,在Adobe Premiere Pro 2020的部分得分729、在Photoshop Benchmark的得分為1049.4,都算高分,如果玩家正好是有創作者方面的使用需求,那這片版本也是十分適合的。 遊戲的部分就從下面的各解析度截圖來瞧瞧實際表現吧!基本上都具備相當不錯的FPS數據,對於玩家來說,有了這片顯卡,怎麼玩都能輕鬆暢打!以RTX 3070的定位來說,2K解析度下的表現算是最佳區間,玩家如果是選用2K螢幕的話,配上RTX 3070是蠻好的選擇。 接下來的市場上,玩家應該可以透過較平價的預算獲得新一代的顯示卡,先前沒搶到RTX 3080、3090的朋友,省下荷包預算,讓RTX 3070來取代原先的中低階顯示卡吧!以技嘉這款GeForce RTX 3070 Eagle OC 8G來看,除了具備風之力3風扇的加持外,獨特4根直觸式導管與SCREEN COOLING散熱設計的配合下,整體散熱性能提升不少;低調內斂的鷹眼燈效也支援RGB FUSION 2.0,提供玩家1677萬色的色彩變化,對應上其他具備信仰的AORUS零組件產品,更能進一步享受整體一致的視覺魅力。 GIGABYTE一貫的超耐久與極限超頻設計同樣也落在這款顯示卡上,除了提供極佳的電源相位設計能有效降低Mosfet工作溫度外,加上Ultra Durable認證的全固態電容、金屬電感與超低電阻式電晶體等高品質超耐久用料,也確保顯示卡的使用壽命與穩定運作,在正式開賣的此時刻,還不快點下手衝一波! 廠商名稱:GIGABYTE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www.aorus.com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閃耀吧!我的龍魂之力,MSI GeForce RTX 3070 GAMING TRIO開箱速測
隨著RTX 3070 FE創始版的效能公布之後,各家廠商的自製卡相關資訊也終於正式解禁了,如同過去的每一代顯示卡,各家廠商的產品不僅要比拚效能,還要在外型上費盡心思,好滿足每一位玩家對電腦內「裝潢」的喜好,例如MSI的GeForce RTX 3070 GAMING TRIO顯示卡,便是為喜愛華麗RGB燈效和霸氣外型的玩家所精心打造的產品。 微星的GeForce RTX 3070 GAMING TRIO在外觀上和它的兩大哥長得十分相似,都是採用三風扇的設計搭配RGB「龍爪」裝飾,因此即使體積縮小了,視覺上也依然霸氣十足。 既然外觀和自家的RTX 3080與3090相若,在散熱的規格上自然也是要給它比照辦理囉!MSI推出RTX 3070 Gaming TRIO使用新一代的TRI FROZR 2散熱技術,透過由內而外的多項全新設計來達到散熱與噪音控制的完美結合: 首先在風流的導引上,三顆TORX FAN 4.0風扇利用將葉片倆倆相互結合,以此凝聚出更大的風壓,讓更多的冷空氣能注入到顯卡內部中。加上貼合面積更高、更緊密的方形熱導管,提高晶片與導管之間的熱量傳導效率,以此減少晶片周圍的熱量堆積。最後,微星將散熱鰭片中加入導流板,不僅可以提供更多散熱面積,還能將冷風引導到正確的位置上,搭配波浪2.0散熱鰭片減少不必要的氣流諧波,讓靜音與散熱可以兩全其美。 在看完了酷炫的外型之後,效能上能不能同樣「勁爆」就是決定顯示卡最終的成敗關鍵,為了驗證這張顯示卡的最高性能表現,小編選擇使用Intel Core i9-10900KF處理器,加上最近打算籌組新電腦,所以入手了一顆微星剛上市的MAG A850GF 850瓦電源供應器,正好可以與這次的顯示卡測試相搭配,就讓我們來來注入兩條「龍魂之力」的顯示卡能有什麼樣的表現吧!測試平台詳細硬體規格如下: ■處理器:Intel Core i9-10900KF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I Formula (Z490) ■記憶體:G-Skill幻光戟DDR4-3600 8GB*2=16GB ■SSD:Corsair MP600 PCIe 4.0 M.2 SSD 2TB ■電源供應器:MSI MAG A850GF ■OS:Windows 10 build 2004 ■VGA Driver:v456.96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顯示卡跑分必測3D MARK,在針對DX 11圖形的Fire Strike中,顯示卡獲得2萬7千分以上的成績、DX12的Time Spy也突破萬分大關,來到1萬3千多分,而在光追性能測試的Port Royal則是一舉攻上了8,000分以上的成績。 在遊戲測試方面,所有的遊戲皆會在1080P、1440P、2160P三種解析度以最高畫質進行跑分,並且關閉垂直同步、動態解析度縮放等會影響FPS值表現的設定,整體來說,RTX 3070的效能在1080P與1440P解析度下都能提供穩定流暢的畫面,而在2160P的部份只要廠商優化不要做得太糟,理論上稍微調整一下畫質也能獲得不錯的流暢度。 除了遊戲方面的測試外,小編也針對創作者常用的PhotoShop與Premiere Pro進行跑分測,以此來評估顯示卡在數位創作方面的表現。在Photoshop測試中,程式是以Intel Core i9-9900K+RTX 2080做為1000分的性能基準;對全方位硬體都更嚴苛的Premiere Pro則是以Intel Core i9-9900K+RTX Titan+32GB記憶體為1000分的硬體性能標準,至於RTX 3070在這兩個測試跑分表現如下: 從上面的介紹與測試中可以看到微星的GeForce RTX 3070 GAMING TRIO有著帥氣與華麗兼具的外型以及相匹配的優秀效能,不僅能輕易滿足1080P解析度下的性能需求,就連1440P也能徹底征服,對於預算不是那麼充裕又期待細膩的畫質的玩家來說,GeForce RTX 3070 GAMING TRIO將會是畫質與錢包之間的平衡之選喔! 廠商名稱:微星科技 官方網站: 連絡電話: 0800 018 880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遊戲熱血再度充值、RDNA2加持戰力滿點,AMD正式發表新一代Radeon RX 6900XT、6800XT、6800顯示卡
自從確認PS5與Xbox Series X將採用訂製款的AMD處理器與RDNA2架構的GPU後,相關的各式各樣爆料謠言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也算成功的幫忙炒熱話題XD),看著期待已久的新一代產品終於從簡報推上貨架,想必各位玩家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入手一試了吧! 在10/29號的凌晨,蘇媽也正式的發表了新一代Radeon RX 6000系列顯示卡,首波將會推出Radeon RX 6900XT、6800XT和6800三款型號,就隨著小編腳步一起來瞧瞧發布會的實況,喔~有聞到香味了嗎? 從發布會上可以看到,一如之前官方所宣告的,新一代RX 6000系列將使用7nm RDNA 2製程架構的Big Navi顯示晶片,相比於上一代的RDN架構,RDNA 2在性能上有著54%的提升,比原本預計的50%還要更多,這除了歸功於7nm製程技術的威能外,RDNA 2架構特別為了資料處理時延遲問題進行的幅度的優化,突破性的「Infinity Cache(無限快取技術)」技術,極大幅度增加了快取的頻寬,在這項技術的加持之下,256 bit的匯流排可以比一般384 bit匯流排還要多出兩倍以上的頻寬,讓顯示晶片在資料的調用上獲得更少的延遲,簡單講、就是可以提升效能。 做為目前PC界唯一一家CPU與GPU全包的廠商(對手一個剛買了ARM、另一個說很久的Xe也才準備登場),AMD在軟體上的開發也投入更多資源整合這兩款產品線,導入全新的「Rage Mode (狂暴模式)」超頻功能,能夠「一鍵」替新一代Ryzen 5000系列CPU進行超頻,並直接存取RX 6000系列的記憶體,以此讓整體的遊戲性能再向上提升2~13%。 發布會中也針對軟體支援性方面做了說明,既然都已經替微軟的Xbox做顯卡了,高度優化最新的DirectX 12 Ultimate開發套件也是理所當然的,RX 6000將會支援DX12 Ultimate的各項最新技術,包含下一世代遊戲必備的光線追蹤、可變著色率、超級解析度等,一改去年畫面功能比不上隔壁棚的缺憾(等了一整年都沒等到光追的RX 5000系列表示....)。 在介紹完新一代顯示卡的主要特色之後,就該輪到實體卡片們露面啦!首先在發表會打頭陣的是Radeon RX 6800XT,這一版具備了72個運算單元、128 MB的Infinity Cache,基礎時脈被設定在2,015 MHz,爆發時脈則可達2,250MHz,搭配高達16GB的GDDR6記憶體,整體的功耗則為300瓦。 光看這張圖,小編就要為RTX 3080默哀了!雖然還沒測試實體卡的效能,但從規格面上來看,老黃如果不快點揮動一下次元刀的話,光16GB記憶體就輾壓目前僅10GB版本的RTX 3080了~ 官方將RX 6800XT的競爭對手設定為NVIDIA的 RTX 3080,在4K畫質之下,兩者的畫質表現非常接近,但總體是RX 6800XT小勝一些(畢竟發表會嘛!各位懂的),而在逐漸成為主流的1440P解析度下,RX 6800XT就幾乎是大獲全勝了,而且所有展示的遊戲FPS值都都突破了100大關,部分甚至來到200以上!只是在顯卡的遊戲跑分中,官方沒有去特別去強調光追方面的性能表現就是了...(握拳!等小編入手測給大家看) 緊接在RX 6800XT之後登場的是RX 6800,規格方面擁有60個運算單元、同樣是128 MB的Infinity Cache,基礎時脈為1,815 MHz、動態最高時脈為2,105 MHz,搭配同樣高達「16 GB」的GDDR6顯示記憶體,功耗方面則是下降到了250瓦。(如果可以超頻一下的話,應該就有追上自家大哥RX 6800XT的表現了,坐等廠商推OC版!) 在整體性能表現方面,RX 6800不論在4K還是1440P解析度下,都已經可以輕鬆取勝隔壁棚的一代遊戲卡皇 RTX 2080 Ti,考量到前天剛解禁的RTX 3070在效能方面與RTX 2080 Ti互有勝負,RX 6800在新一代主流消費級別的顯示卡中,很可能將會是一匹巨大黑馬也說不定。 發表會的最後,蘇媽拿出了發表會中最旗艦的產品:「Radeon RX 6900XT」!這款壓軸產品除了在運算單元上提升為80個外,剩餘的規格全部和RX 6800XT保持一致,沒錯,包含功耗與體積都和RX 6800XT相同,這點讓蘇媽還特別偷婊了一下隔壁棚(望向那巨無霸的RTX 3090)。 雖然說RX 6900XT的整體規格和RX 6800XT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光是能夠在同樣的功耗下塞入更多運算單元並維持相同的時脈,就已經是相當值得表揚的一件事,同時也因為更多運算單元的加入,RX 6900XT在整體性能提升上比起去年RDNA架構還要多出了高達了65%的成績,真的是把官方設定的50%目標拋之於後,也讓這張顯示卡有著和RTX 3090一戰的資本。 在看完了三張卡片的表現後,想必各位玩家心中有兩大疑問:多少錢?什麼時候買得到? 關於這部分,11/18號(美國時間)將會首波上市RX 6800XT與6800,定價則分別是649與579美元,而最頂級的RX 6900XT則要稍等一下,將會在12/8登場,定價則是999美金。 不過從價格上可以看出火藥味濃厚,準備對上RTX 3080的RX 6800XT在價格上就微妙地落在649美元(3080是699美元),而RX 6800雖然定價是579美元(RTX 3070是499美元),但發布會上可是把對手放在RTX 2080 Ti,以目前市場上的報價少說也3萬多台幣來看,效能可以狂壓的數據顯然也讓對手的RTX 3070面臨窘境,這樣看來579美元的價格就算很佛心了! 至於最高階的RX 6900XT僅定價999美元,以目前台幣強勢的情況下,換算下來就算加個鬼島稅也大致上會落在3萬元大關上,如果真能與RTX 3090 PK的話,那花5萬入手RTX 3090不就是____子!(請自行填空、謝謝!) 以上就是這次RX 6000顯示卡的主要內容,不曉得各位有沒有被AMD給「香」到?玩家如果因此猶豫顯示卡陣營而無從下手的話,請記得一定要持續鎖定PCDIY!,小編將會在顯示卡解禁後為各位帶來更多更詳盡的報導與測試,就請大家先一邊存錢,一邊拭目以待吧!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次元切割刀再現?不只RTX 3070會有強化版、介於RTX 3080之上也會有強化版了(Ti)?
日前才有傳言說老黃又出刀法新招,雖然目前消息還未得到官方證實,但更新的爆料又來了!推特網友kopite7kimi4virgil再度爆料新消息,老黃的次元刀刀法將再下一刀,介於RTX 3090與RTX 3080之間還會有一張版本?(那到底要命名為RTX 3080 Ti ? or SUPER ?) 好吧!看來按照慣例的版本又準備要出現了,就算暫時先不出RTX 3080 20GB與RTX 3070 16GB版本,光是Ti、Super這兩款綴尾命名的版本輪一次,就可以創造滿滿的RTX 30系列了!(呵 根據爆料內容,這張新版本(這裡小編暫稱為RTX 3080 Ti)同樣採用了GA102顯示晶片(GA102真的是被砍好砍滿XD!),這款型號為GA102-250-A1的顯示晶片將擁有9,984個CUDA,記憶體部分使用了384 bit匯流排介面,並擁有12GB GDDR6X。就規格面與目前RTX產品相比之下,RTX 3080 Ti性能可能會比較接近RTX 3090,不過在記憶體容量上只有RTX 3090的一半,可能還是無法滿足高記憶體容量需求的玩家,但也不排除未來可能還有更高容量版本會出現(老黃刀法,大家都懂XD)。 雖然老黃會再動手上的切割次元刀是完全意料之中的事,不過小編覺得比起再多出幾刀,還是先穩定出貨量吧!眼看RTX 3070即將開賣,想必又會有一波搶購潮,荷包準備好但買不到真的很痛苦啊!(店家說:我們有很多RTX 3090歡迎快來買~)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499美元砍進顯示卡甜蜜價格帶、NVIDIA RTX 3070 FE創始版開箱實測
在經過一系列RTX 3090與3080的各種開箱轟炸之後,相信各位玩家已經都能感受這一代顯示卡的強大威力了吧!只是姑且不論缺貨的問題,動輒五萬或三萬的價格對於普遍玩家來說,入手的難度還是不小的(小編手抖~),因此有不少玩家,包含小編在內會退而將目標鎖定位階設在兩位大哥之後的RTX 3070這款版本,除了同樣是屬於最新的RTX 30系列中的一員之外,要價僅499美元的售價也是比較可以接受的價格帶。 如今RTX 3070的創始版終於正式解禁!小編也在第一時間入手這張顯示卡並進行了效能測試,接下來就趕緊跟著小編的視角,一起來欣賞這款NVIDIA RTX 30系列主力軍的魅力吧! RTX 3070創始版的外觀延續了兩位大哥漆黑散熱鰭片、搭配八字形銀灰色邊框設計,不過雙風扇改為了大家比較常見的「瓦斯爐」排列(嗯~變成黑色瓦斯爐XD),而不是RTX 3090與3080上的正反面推拉式雙風扇,同時在體積上也大幅度的收斂,甚至比上一代的RTX 2080 SUPER還要來得小一些,因此只要機殼選擇得當,即使是ITX機殼也能輕鬆放下。(免去了跟RTX 3090/3080被詬病的大體積問題) 接續先前RTX 3090/3080的,接下來,就來開箱RTX 3070 FE這片公版卡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即便RTX 3070在功耗上已經不像兩位大哥那樣誇張,NVIDIA依然決定「物盡其用」設置了自家規格的12 Pin供電插槽,並附上那個有插拔次數限制的12-Pin to 8-Pin轉接線,其實裡面可以看到有一半是空Pin,也就是說,RTX 3070只有吃到6-Pin就夠了。(可以預期各家AIC應該都會改成6-Pin PCIe的設計,也就是大家原本的PSU就可以使用了) 看過外觀之後(好吧!就是黑色調),就來到了最重要的性能測試時間啦!這次小編在測試上也一同加入了上一代的RTX 2070 SUPER和2080 SUPER來做比較,以提供玩家做為買新卡或是二手(殺價)的參考,跑分平台的詳細規格如下: ■處理器:Intel Core i9-10900KF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I Formula (Z490) ■顯示卡:NVIDIA RTX 3070 FE、RTX 2080 SUPER FE、RTX 2070 SUPER FE ■記憶體:G-Skill幻光戟DDR4-3600 8GB*2=16GB ■SSD:Corsair MP600 PCIe 4.0 M.2 SSD 2TB ■電源供應器:Mistel 850W ■OS:Windows 10 build 2004 ■VGA Driver:v456.96 先來檢視一下在GPU-Z上頭的基本資料偵測,除了確認是RTX 3070之外、記憶體8GB也是無誤!(比較期待16GB版本啊!老黃刀法快使出來~) 接著就輪到各測試軟體上場了,先來看看熟悉的3DMark下的各項測試數據,對於目前還在使用RTX 20系列、甚至更低階版本的玩家來說,其實這樣的成績表現是很優秀的。對比前代的RTX 2070來說(在系列中的同定位),可以發現到RTX 3070不只CUDA核心數量直接加了一倍以上,其他規格面也大多有蠻大幅度的提升(Tensor核心則是有不同世代的差異),看來在RTX 3070正式登場之後,玩家可以選擇的目光將直接轉向在主力版的這款身上了。 只看自己當然不太準,那就來跟前代做個簡單比較好了,透過與RTX 2080 SUPER與2070 SUPER的數據對比,應該更可以看出RTX 3070的強大,在下面的多項對比下,RTX 3070的效能突出性,簡直不要太厲害啊!(小編吃泡麵也得入手一片了、握拳!) 身為NVIDIA RTX 30系列的么子(在還沒看到RTX 3060的蹤影之前、暫且這麼說吧!),RTX 3070在整體的效能相較於去年同級的RTX 2070 SUPER有著約30%左右的成長,甚至比更高階的2080 SUPER還要再多出約10%的效能,也正式確定新一代顯示卡全數能在2K解析度下提供流暢的高畫質體驗,這部分也對應了目前玩家開始入手更大尺寸、更高更新率,甚至曲面螢幕的需求性,看來RTX 3070的出現也將帶領玩家邁入新的視覺饗宴。 先前極受玩家喜愛的RTX 2070系列,也面對著類似價格帶要功成身退的轉換,以價格上RTX 3070開價為499美金,換算台幣(加上鬼島稅)可能約在1萬6千元左右,這樣的價格正好與現今的RTX 2070 SUPER相同、但仍比2080 SUPER便宜,若以新卡的角度來看,競爭力還是非常強的,至於預算較緊的玩家,將可能有很高的機率收到價格非常甜的二手卡,因此今年的年終不論是大包還小包,老黃的顯卡都已經全包了呢!(笑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RTX 3060 Ti的GPU-Z資訊流出,4864個CUDA核心、8GB GDDR6、超頻可到1665MHz
繼RTX 3090、RTX 3080、RTX 3070接連問世之後,NVIDIA家族新成員下一個登場的會是誰? 早在10月初就有消息傳出RTX 3060 Ti將跟在3070之後出現,而且最快會在本月底登場,而如今月底已到,RTX 3060 Ti的GPU-Z資訊突然被流出,不但坐實了3060 Ti的影子,還確認了規格。 RTX 30家族在整個下半年鬧得滿城風雨,因其橫空出世,各顯示卡全部都往後被壓了不只一個名次,而在RTX 3090/3080/3070三位老大哥相繼登場(RTX 3070就在今晚)之後,3060 Ti的規格也於10月初遭到洩漏,包括4864個CUDA核心,時脈約莫在1700MHz左右,還有8GB的GDDR6記憶體,功耗也可能降到180W。 如今一張GPU-Z的NVIDIA RTX 3060 Ti資訊圖被流出也坐實了部分訊息,有些資訊和月初的流言相差無幾,確認具有4864個CUDA核心以及8GB的GDDR6記憶體,更重要的是,RTX 3060 Ti的基礎時脈有1414MHz,超頻則可到1665MHz,只是NVIDIA還沒確認RTX 3060 Ti這件事罷了。(官方沒證實之前都有變數) 有趣的是,RTX 3070都還沒開賣,3060 Ti也還在繪聲繪影中,但3060 Ti的實體都還沒現型,淘寶卻已經可以看見RTX 3060Ti的身影了,售價換算台幣從8,800到13,000元都有,而且是正品行貨、三年保固,預計11月後開始到貨,看來經銷商們都已經得到RTX 3060 Ti的確切消息,只不過上市時間從原本的10月底似乎要延到11月中旬了,那想必基本入門款的RTX 3060也將會延期了。 而萬眾矚目的RTX 3070,其公版卡將在今晚9點向大家見面,而我們PCDIY!的編輯群也將會在晚間向玩家們同步公開RTX 3070公版卡的各項規格、資訊和各項評測,請各位敬請期待!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據傳老黃又將再出新招?基於GA102核心的RTX 3070強化版或許正在路上?!
不久前才傳出因為三星8nm產能的關係,導致RTX 3070顯示卡將會取消16GB的顯示容量版本、還可能轉單給台積電的7nm製程的消息(暫定為傳言、官方尚未證實),倘若這項消息屬實,對許多想用4K解析度遊玩3A大作的玩家來說,恐怕是十分令人感到遺憾!(恐怕8GB記憶體不夠用啊~) 但新消息總是來的更快,新的爆料表示老黃又將施展刀法新招,推出一款效能介於RTX 3080與3070之間新版本來因應玩家需求!(是取消的RTX 3070 Ti打算復生?還是閹割版的RTX 3080下放?) 依照爆料的內容,老黃這次的刀法將會使用在GA102顯示晶片上,與現今用在RTX 3090與3080上的晶片屬於同一個家族,這款型號為GA102-150-KD-A1的顯示晶片將具有7,424個CUDA、58個串流處理器、232個Tensor核心和58 光追核心。 與現行已知的RTX產品相比,這款尚未具名的顯示卡(RTX 3075?3070 SUPER?3070 Ti?)的CUDA核心比RTX 3070還要多出26%,但比RTX 3080還要少約9%,若以此來推出的話,其效能可能會必RTX 3070還要高出不少,但略輸RTX 3080一些。(所以算是3080的閹割版?) 至於記憶體的部分,目前僅知道會使用320 bit匯流排的介面,會搭載多少容量?是GDDR6還是GDDR6X?現階段都還是個謎,不過自然是希望是越多好囉! 只是眼看RTX 3070距離開賣已經剩沒多少時間(10/29即將登場),NVIDIA就又準備再加碼新卡,這刀法的速度之快,真的是要讓大家的荷包和小編的肝難以招架啊!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高效輕巧二合一、玩家強悍影像利器,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3090 Trinity顯示卡開箱速測
今年的NVIDIA的推出的RTX 30系列有兩大特點:性能強大、體積超大XD,這樣的設計也讓許多想要入手的玩家傷透腦筋,畢竟這麼巨大的顯示卡實在很考驗機殼的空間容量,不過,照慣例在AIC的部分通常會陸續推出各式版本來對應,因此隨著推出時間的發酵,各家廠商也都會紛紛推出多款不同尺寸或規格的RTX 30系列供玩家選擇。 這次小編入手的這片RTX 3090在尺寸上就做了些調整,代號Trinity的這款RTX 3090可就瘦身許多,玩家可以較方便的安裝在原有的機殼當中。 這次ZOTAC推出的GAMING GeForce RTX 3090 Trinity顯示卡在體積上是意外的小巧,相較於競品一張比一張還要巨大的RTX 3090顯示卡,ZOTAC的整體厚度就顯得格外收斂,大約與一般RTX 3080的體積相同,同時在供電設計也只需8+8 Pin即可,意味著玩家在安裝顯卡時只要需要從電供拉出一條PCIe排線即可,這對於不善長整線的玩家來說算是一大福音。 事實上從代號Trinity就可以發現到,採用的是3風扇設計,的確十分符合Trinity(三個一組、三位一體)的字面意義,透過3組風扇的協力散熱,即便是頂階的RTX 3090核心也不用擔心會有過熱問題,誰說一定要弄得像公版那樣才能有好的散熱效果啊,這款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3090 Trinity就可以滿足暨強悍效能表現又高散熱效果的雙種需求。 下面就跟著小編腳步來開箱囉! 顯卡體積縮小之後,許多玩家可能最為擔心的就是散熱方面的表現了(特別這片是頂階的RTX 3090啊~),不過別擔心,身為顯示卡大廠之一的ZOTAC當然有考慮到這部分,在這片Trinity上頭,ZOTAC特別導入了全新設計的IceStorm 2.0散熱系統,內建了11葉片(單風扇)的三風扇設計可以比上一代提升10%的風量,再搭配上三組特製的鋁製散熱鰭片與7根散熱導管以及加強與GPU晶片之間的接觸面積等等特色,讓廢熱能夠以更快的速度被排除。 除了強化散熱功能之外,ZOTAC也考慮到一般玩家詬病的噪音問題,特別是在一般待機的狀態下若是噪音過大也很影響玩家平常使用的感受,ZOTAC提供了獨特的FREEZE自動停轉功能,能夠在待機或低效能狀態下自動暫停風扇旋轉(畢竟玩家不是always都處在高Loading的運作模式下),另外,玩家亦可藉由ZOTAC Gaming FireStorm軟體中的Active Fan Control智慧風扇功能來調整每顆風扇的運轉速度,讓顯示卡噪音、壽命、效能都能兼顧,完全可以依照玩家的個人使用習慣做偏好調整。 RTX 3090在產品定位上除了是為了頂尖畫質的3A大作而生外,也注重於高階創作者的效能需求,因此小編在測試上也包含了一些創作者可能會需要的軟體測試,至於這張顯示卡的表現如何,我們廢話不多說,趕緊接著看下去吧! ● 處理器:Intel Core i9-10900KF (10C20T,3.7~5.3GHz) ● 記憶體:Klevv CRAS XR RGB 8GB DDR4-4000x2 (set at 3600MHz) ● SSD:Seagate FireCuda 510 M.2 1TB SSD ● 繪圖卡:ZOTAC NVIDIA GeForce RTX 3090 Trinity 24GB GDDR6X ● 電源供應器:T.T 1275W 除了在GPU-Z的偵測外,小編也分別透過大家習慣用的3DMark以及各項遊戲來做效能驗證,光是在Fire Strike的跑分就已經突破3萬大關,即便是Time SPY的成績也有18272分,直逼2萬分關卡;由於RTX 3090在創作者的效能上比現有發布的RTX 3080更勝一籌,所以從底下的測試截圖也可以發現到,不論是SpecWorkstation 3的成績表現或是SPECviewpert 13的實測數據上,都有不錯的成績。 遊戲的部分從下面的實測截圖也可以看到,幾款遊戲的表現都相當強大,4K、甚至8K的解析度下,FPS也能有超過60 FPS的成績,只能說NVIDIA這次推出的RTX 3090的確是相當強悍! 面對NVIDIA新推出的RTX 30系列,相信玩家除了期待效能表現可以更加精進外,更強悍的散熱效能與更低的噪音表現也是另一項重點,ZOTAC這次新推出的GAMING GeForce RTX 3090 Trinity顯示卡就完美的符合了這些要求,除了外觀上精緻的體積在一片比一片還要巨大的RTX 3000系列顯示卡中顯得格外突出,內建的新一代Ice Storm 2.0散熱技術、搭配上Active Fan Control智慧風扇控制與FREEZE自動停轉功能與實體設計的金屬夾層背板設計,讓散熱問題一次解決。 再者,獨特的精巧設計也創造了安裝上的較大優勢,玩家不用為了妥協而改動一些不必要的配置,輕鬆就能晉升遊戲與創作者高效能表現的頂級位階,享受次世代的高畫質內容視覺震撼體驗,還沒入手的可得趕快囉! 廠商名稱:ZOTAC(索泰) 官方網站: 建議售價:46,990元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產能不足還是策略考量?謠傳NVIDIA取消RTX 3080 20GB、RTX 3070 16GB在年底推出的計畫
NVIDIA GeForce RTX 3090、3080在前些日子上市後,其優異的性能造成了一波搶購潮,截至目前小編撰稿時還是有許多玩家在等待廠商補貨(缺貨QQ)。不過,缺貨歸缺貨,由於先前傳出官方將會在年底推出RTX 3080的20GB版本,所以有許多不想掏5萬預算的玩家也開始了觀望!甚至更多玩家礙於預算考量,期待月底登場的RTX 3070 8GB版本的火熱度更高,真香粉也同時期待10/28的AMD RX 6000系列登場,只能說,還沒開始存錢的玩家得準備勒緊褲腰帶努力存買顯卡的基金了。 剛小編有提到的,先前傳出在年底的第二波RTX 30系列發布會再推出RTX 3080 20GB以及RTX 3070 16GB版本的部分,恐怕會取消了!據外媒vdeocardz的消息指出,NVIDIA取消了這兩款版本的推出計畫(官方未證實),現階段就是只有RTX 3090 24GB、RTX 3080 10GB以及RTX 3070 8GB這三款,據傳取消的原因目前不得而知,有網友猜測可能是因為GDDR6X產能導致、也有其他網友推測是由於三星的8nm良率問題,不過這些都是猜測,正式訊息都要等到官方有證實或確切說法才算數。 不過若是比對先前傳言NVIDIA將轉單至台積電這項消息的話,或許網友提到的三星8nm良率問題就極為可能,雖然老黃也習慣性的會使出無敵刀法來切割(大家應該也很習慣XD),但若遇到產能不足的問題,除了暫時先取消這兩款版本的SKU之外,或許也沒有其他的可能,不過這也不代表未來就真的不會推出這兩款,可能不會如原先計畫的在今年底推出,也有可能要等著看對手的RX 6000推出是怎樣的情況來做因應也說不定。 光是看這目前的RTX 3090、3080、3070中間的距離,就足夠老黃切了再切、切了又切....,往下看還有RTX 3060可以玩,按照前幾版的慣例,Ti、Super都還沒見個影咧!大家不用太著急,現在不出、遲早要出的啦!(其實小編比較關心價格,因為口袋空空、想買又沒錢!嗚~)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龍爪現形、踩滅廢熱,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開箱解密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80 G1 GAMING實測開箱,三風扇風之力顯示卡中的玩家聖物!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電競戰神刀法凌厲、讓性能刀刀暴擊,ROG STRIX RTX 3070 Ti O8G GAMING上機實測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自製顯示卡中的優質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Xtreme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極致精品!